袁世凯的北洋六镇真实战斗力
北洋六镇简介
北洋六镇,即清末新建陆军第一至第六镇。
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政府决定在全国推行常备军制。同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在其所辖武卫右军基础上,编练北洋常备军两镇,连同武卫右军、武卫右军先锋队、自强军,扩编建制,于光绪三十一年练成五个镇,加上由袁世凯编练的京旗常备军(后称北洋第一镇),合称北洋六镇。
清廷视北洋六镇为国家主力军队,用以拱卫京师和驻防京畿。六镇内除第一镇由满人铁良任统制外,其余五镇均由袁世凯的亲信将领任统制,北洋军阀集团的基本武力自此形成。
北洋六镇有多少人
在19世纪后期,日本完成了明治维新运动。日本军队在编制上非常独特,从上到下分为了师团、旅团、联队、大队、中队、小队等等。在甲午战争和庚子战争中,清朝一败涂地,那种传统的绿营和满洲八旗已经无法再作战。近代崛起的湘军和淮军,也在战争中损失惨重。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清朝决定训练新军。
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以武卫右军(前身为袁在天津小站编练的新建陆军)为基础,着手进行北洋常备军(简称北洋军)的建设。至1904年,先后编成三镇。
1905年2月,袁再次提议统一全国军队番号,将原有常备军各镇一律改称陆军各镇。5月,以北洋常备军、京旗常备军和原武卫右军、自强军一部为基础,在京、津、鲁地区建成北洋六镇。凤山、王英楷、段祺瑞、吴凤岭、吴长纯、王士珍依次任第1镇至第6镇统制,共7万多人。
在北洋新军组建的过程中,也借鉴了日本军队的特点。从上到下,北洋新军的编制分为:镇、协、标、营、队、哨、棚。一个镇有12000多人,采用了二二制,一个镇下辖两个协,一个协又分为两个标。一棚为14人,一哨为46人,一队为150多人,营有470多人,标有1800多人,协有4000余人。六镇还有一些独立的炮兵协、辎重协、骑兵协等等,但是各镇的兵力相差都不多。
进入民国后,编制上一如北洋旧制,只是在1912年9月15日,将新式陆军的镇、协、标、营、队、排、棚的名称改作师、旅、团、营、连、排、班,将原有的“左、中、右”、“前、后、左、右”等一律改作“一、二、三、四”等。
北洋六镇战斗力排名
既然要讨论北洋六镇的战斗力,那么就不得不提到北洋六镇的战绩:
一、镇压武昌起义
对面的湖北新军是第八镇的几千新军,(湖北新军火并损失)把军火库里的武器发给市民后膨胀到两万五,那些新兵刚摸过几天枪就上战场了。
冯国璋用三个镇打这样的对手,战胜了很值得吹么?何况上面我也介绍了火力差距,而且冯国璋还用了最卑劣的手段防火焚城才缺了阳夏之战的突破口。
二、镇压国民党二次革命
当时参加国民党二次革命的也就四五个省(辛亥革命是十四个省参加)除了江西和南京稍微动了一下其余基本闻风而降,袁世凯又正好借到了善后大借款,有了充足的钱发饷银。
三、镇压白狼起义
20万大军去河南镇压不足万人的白狼起义,最后白狼转战4省,甚至一度差点挖了袁世凯河南老家祖坟。袁公确实剿匪不力。
四、日德争夺青岛,北洋像清廷在日俄战争中一样局外中立
之后几个月,按照某些学者所谓的袁世凯做了一切外交努力来谈判最后弹出个民4条来。请问什么是外交?你有20万的军力去河南剿匪,派遣曹锟的北洋精锐远赴四川监视唐继尧,能不能象征性派点军队去山东和日本人对峙呢?
五、日本逼签二十一条
袁世凯问段祺瑞中日开战能打多久,段祺瑞回答说能顶48个小时。
六、护国战争
蔡锷6000滇军打得数万北洋军节节后退。
七、结论
新军中的老北洋六镇战斗力较以前的旧式军队已经有了质的提升,接近于西方的军队标准,但清亡后,新军战斗力也迅速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