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夺位后开启永乐盛世 还得归功于这位大管家
说起通过“靖难之役”篡逆而起的永乐皇帝明成祖朱棣,除了“篡逆”的行为后世颇多指摘,以及登基之后倒行逆施,大肆屠杀建文旧臣的行为招致抨击外,对其在位二十二年的评价还是甚高的。
而纵观朱棣执政的二十二年,也可谓丰功赫赫:重开大运河,编修《永乐大典》,经营边疆,西部建哈密卫,东北设努尔干都司,册封蒙古三部,西南改土归流,册封西藏活佛,往吐鲁番,伊梨,哈密派驻署理宗教事务的“僧纲司”,巩固发展大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外遣陈诚通西域,派郑和七下西洋,通好外邦,向大明称臣的属国多达八十余个,最远抵中非地区。派军平安南,不战而威服日本,五次北征蒙古,平鞑靼,克瓦剌,大展天朝军威……文治武功,伟业赫赫。因而《明史》在承认其“倒行逆施,惭德亦可掩哉”的同时,也赞道他“幅员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
而这“卓乎盛矣”的时代,自然英杰辈出,文有编修《永乐大典》的大明三大才子之一解缙,操持国事,开大明内阁先河,创“阁体诗”的“三杨内阁”,武有平安南的名将张辅,以及五次亲征漠北的朱棣本人,还有“威服四夷”的杰出外交家郑和,陈诚。然而诸多光辉夺目的人物,却掩映不住一个人的光辉-——永乐朝户部尚书,被海内外诸多明史学家赞为“永乐盛世大账房”的名臣---夏元吉。这全因一个最简单的道理:这个集列朝所有“鸿业”于一身的时代,列列伟绩,归根结底都离不开一个字---钱。
为这最简单的道理,且让我们看看他默默无闻,却值得尊重的一生吧。
夏原吉,字维喆,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生人,生于江西德兴,后随做教谕的父亲迁居湖南湘阴,据说其母生他时,梦见屈原来到房中,故称他是三闾大夫(屈原)转世。看似出身“高贵”,却自幼家境贫寒。十三岁时父亲过世,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小夏元吉“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不但刻苦读书,更兼在附近教蒙学以贴补家用。他学苏东坡之法,将每月的工钱分三十份悬挂在墙上,每日取用一份,微薄的收入,竟能被他支配得井井有条。其师知道后惊叹道:小小年纪,尤善理财,来日必理大明天下之财。数年之后,身担大明朝户部尚书重任的夏元吉,果然实现了老师的这一预言。
洪武年间,夏原吉考取举人,为节省学费,他进入了大明最高学府国子监学习。其刻苦态度颇得执掌翰林院的宋濂的赏识,经宋濂推荐被选入翰林院负责抄写文稿,别人时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在“上班时间”嬉笑打闹,唯独夏原吉正襟危坐,安心抄录,每次都既快又好的完成任务。其兢兢业业的态度也引起了朱元璋的注意,随即破格提升为六品户部四川司主事,从此,在这个掌控大明朝财政大任的部门里,夏原吉开始了终其一生的辛劳。
和大明朝首任户部尚书杨思义相比,夏原吉为人低调沉默,但一语既出,必切中要害,与喜好旁征博引,口才卓越的杨思义全然不同。但两人都是“通才”,不拘泥于四书五经,于算学和工程制造都多有研究,更重要的是,两人也都有过“贰臣”经历,建文皇帝朱允文即位后,升他为户部右侍郎,“靖难之役”三年间,他操持国家财政,供应前线军粮,费心费力。
后建文帝事败,永乐皇帝大兵入城的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1403年),不知城中变故的夏原吉正在值房“上夜班”,连夜点算城防所需用度,却被最先卖身投靠朱棣的兵部尚书茹常率兵闯入,绑了交到朱棣面前,声言夏原吉在靖难之役中“助纣为虐甚多”,激得朱棣也颇为恼火,问夏原吉有何辩解,夏原吉却不慌不忙答道:“君上殉难,臣子理当死节,只是请殿下容臣三天。”朱棣一愣:为什么?夏原吉答:“户部尚有账目未点算完毕,此事关乎黎民生计,请容臣三天内做完,再随先君赴死。”这个临危不惧且至死还“牵挂工作”的能臣,终于打动了朱棣,当即下令将夏原吉释放,官复原职留任,两个月后又提拔为户部左侍郎,事实证明,他没有看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