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德意志民族主义是如何走向狭隘化的?
德意志地区自神圣罗马帝国后期,便始终陷于邦国林立的分裂局面,直至19世纪下半叶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才得以重新统一起来。在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和宰相俾斯麦的统领下,新建立的德意志第二帝国乘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迅速崛起,并在欧洲强国中率先建立起来了福利国家制度体系。不过,相较于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德意志帝国民族精神上的转变更为明显、影响也更为广泛。
自从欧洲步入工业化时代之后,民族主义思潮逐渐成为各个国家的重要思想,作为一种非常抽象的概念,近代欧洲的民族主义是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的。以英法美为代表的工业化国家,他们的民族主义(诸如美利坚民族、法兰西民族和英吉利民族等)所倡导的是一种“自由、平等、博爱”的启蒙运动式的思想。只要作为这个人承认这个国家的基本宪法,就有可能成为这些国家的公民,所以它是一种政治层面、开放式的民族主义。德国的情况完全不同,德意志人所信奉的不是政治民族主义,而是一种文化层面、血统方向的民族主义。
事实上不仅仅是德国,同样于19世纪下半叶才完成统一的意大利王国国内笼罩的同样是文化民族主义情绪。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区别,或许与所在国的政治进程有关。英国和法国的民族主义都源于百年战争的刺激,而在此之前的漫长岁月里,法兰西和大不列颠就已经作为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存在了很长时间。虽然美利坚的民族意识源于北美独立战争,但真正成型却发生于西进运动期间,当民族主义思潮涌现之时,美国作为一个统一国家也已经存在了百年左右。德国和意大利则不同,它们都是长期地处分裂状况下的民族,并未完成政治层面的统一。
既然分属不同的国度,这些同文同种的人们要想强调相互之间的民族同一性就必须凸显文化、语言和习俗上的共同点,从而走上文化民族主义的道路。不过,自中世纪到大航海时代,这些分属各个邦国的德意志臣民对分裂秩序习以为常,并不觉得有结成一个统一国家的必要性,直至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的爆发。
在法国大革命之前,德意志各个邦国的臣民只忠心于自己的君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权威早就名存实亡了,他们甚至以世界公民自诩。恰恰是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席卷欧洲,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风潮中的民族主义思潮带入德意志地区。再加上拿破仑战争期间对包括普鲁士、莱茵同盟和其他德意志地区的控制和压迫,德意志人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唯有统一才能立足于欧洲舞台之上。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德意志各个邦国中的自由主义市民阶层相继拥抱民族主义,宁可丧失部分个人自由平等的要求也在所不惜。这是因为对于自由主义市民阶层来说,以俾斯麦为代表的上层统治精英带来的德意志民族统一,会促使新兴工商业资本家在拥有了更为辽阔的国内市场之后具备更强的国际竞争力,从而带来更大的利益。如此以来,在德意志帝国内部,不论是意图推进德国统一的容克贵族还是自由主义工商业者,大家都渐渐转向文化民族主义,并以此为舆论工具为统一造势。
其实并不仅仅是容克土地贵族和资本家,即便是入城打工的工人同样倾向于文化民族主义。德国工业化进程不同于英法,它的工业化进程发展迅速(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融合为一体,意大利也有类似的情况),这造成传统农庄社会关系在较短时间内迅速瓦解,众多劳力涌入城市,进入到一个由陌生人构成的社会环境中,个体就越来越具有某种孤独感、无保障性和无归属感。于是,众人的共同性就需要被重新整合起来,民族主义也就渐渐在无产者群体中站稳了脚跟,并反过来影响到了德国的工人党派社会民主党的决策。一战前夕,整个社会都弥漫着的民族对抗的情绪,谁如果要对此提出疑问,谁就要背负“背叛”和“不忠”的骂名,所以战争爆发之后,即便是社会民主党也不得不立即宣布和其他党派缔结“城堡和平”的原因。
当工人运动也以某种形式参与到民族运动之后,德国的民族主义风潮就更加浩大了。不同于保守主义、共和主义、自由主义以及社会主义,民族主义与它们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跨阶层、涵盖全体公民的信仰。这种强烈的归属感足以磨灭其他国家当中与自己相同社会地位的认同感,从而导致世界大战爆发之时,欧洲各国军民都秉承一种为本民族而战的想法。当时不仅仅是德国,其他国家的民族主义氛围同样浓郁,但将文化民族主义特点发挥到如此极致却只有德国一家。一战前夕的德国知识界甚至提出了以“义务、秩序、正义”来对号“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
在俾斯麦下台后的德意志第二帝国时代,德国民族主义者认为法兰西式的以政治身份为集合的民族主义必将被德意志式的以文化、语言、生活方式为集合的民族主义所取代。换言之,德国人认为文化民族主义必将取代政治民族主义。为此,他们极力地想要证明自己民族的与众不同、高贵优越,并将这些优越性归结于德意志文化的先进和血统的高贵。通过这种夸张,甚至是伪造的宣传方式,德国建立起了极强的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从而具备了极强的内部凝聚力。这种极端狭隘的民族主义导致德意志帝国出现了一系列短视举措,而文化民族主义中的某些遗产最后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汇集到了法西斯主义运动的潮流中去了。
综上所述,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欧洲各国纷纷出现民族主义思潮,然而不同于英法美等以统一民族国家形态步入现代化的政治民族主义,德国、意大利等国在统一进程中收到了民族主义的推动,因此具备文化民族主义特征。以对国家基本宪法的认同为评判标准的政治民族主义源于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精神,这于倡导相同语言、习俗和文化的德意志民族主义存在非常大的区别。后者具有极强的狭隘性,为了追去自身的归属感、荣誉感和自豪感就具有极强的排他性,从而成为德国参与两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