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年间是什么朝代(成化年间发生了什么事)
成化是明朝时期第八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的年号。起止时间为成化元年(1465年)至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共使用23年。
明朝成化年间,为什么爆发了一场史上罕见的太监大游行?
明宪宗成化年间(1465~1487),在北京城爆发了一场大游行。
帝制时代的中国游行活动本来就是极为罕见的,而这次游行却是罕见中的罕见。其一,这次参加游行的成员居然全是清一色的太监;其二,游戏队伍庞大,有四千多人参加了游行,而且游行队伍还逼近了大明的政治心脏紫禁城。游行队伍浩浩荡荡在内城转了一圈,然后聚集在紫禁城外,扯着他们尖利的公鸭嗓子乱喊乱叫,场面有点滑稽。他们喊叫的内容只有一条:我们要生活、要工作,请求皇上给我们一份工作。
明宪宗像
当时的皇上明宪宗朱见深,也算是一个开明的君主,他英明宽仁,在位初年恢复朱祁钰的皇帝尊号,平反于谦冤案,任用商辂等治国理政,社会经济渐渐复苏。他十分重视宦官的作用,曾亲自组建由宦官掌握的特务机构西厂。这次他接到太监闹事的报告后十分震怒,命令锦衣卫将这些阉贼乱棍打出。一道旨意下去,大批锦衣卫挥舞木棒冲出紫禁城,直冲游行队伍。但见紫禁城外大棒飞舞,人声嘈杂,只揍得游行的太监哭爹喊娘,游行队伍乱作一团,一个个抱头鼠窜,做鸟兽状散去。不到一刻钟,一场声势浩大的游行闹剧就被镇压下去。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太监没有工作,进而引发太监的游行活动呢?这要从宦官制度说起。宦官问题,历来是中国几千年封建政权的毒瘤。各朝各代,将这个问题处理得好的并不多见。明代的宦官握有的权力极大,在中国宦官史上力拔头筹。自永乐朝起,宦官逐渐得势,一直到崇祯皇帝缢死煤山。二百多年间,宦官们熙熙攘攘,活跃在朝堂之上,上演了一幕幕荒诞剧,甚至出现了“九千九百岁”的魏忠贤这样颇为奇特的历史现象。
朱元璋剧照
草根出身的朱元璋,雄才大略,戎马一生,他亲眼目睹过元末宦官的危害,下决心从根本上铲除宦官干政的一切可能性。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朱元璋特意铸了一块铁牌,悬挂在宫门上。铁牌上写着:“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这时候,宦官的权力跌入了历史的低谷,不仅不允许干预朝政,更不能与官吏串通一气,甚至连给自己置产业的权力也没有。到了明成祖朱棣手中,这一道铁的纪律起了一个微妙的变化,不但不再警惕宦官,而且开始把宦官视为心腹,当作控制外廷大臣的一股重要力量。“内臣不得干预政事”被悄悄地改为不得擅自作主。
朱棣像
明宪宗朱见深统治时期,宦官权力得到全面扩张,他赋予亲信宦官汪直以军政大权。一些外廷官员想得到升迁的机会,往往走汪直的路子。只要汪直肯在孝宗面前美言,则此人官运立刻亨通。这样一来,就抬高了宦官的身价,也给宦官弄权创造了更大的空间,宦官的社会地位也极大提高。宦官地位的提升,也带来了太监职业的热门。作为专为皇帝皇后和其他后妃服务的特殊工作人员,太监们有品级、有工资,端着铁饭碗,吃着财政饭,还有升迁机会,除了在生理上有些特殊,其他方面跟政府官员没什么区别,所以,当时并不缺乏想做这份工作的人,甚至成为一门热门职业。
西厂提督汪直剧照
随着太监职业的走红,在大明成化年间一种被称为“场子”的培训机构便应运而生了。场子是经政府批准设立的民营机构,主要业务就是为皇宫大内输送太监。场子的业务流程是这样的:想做太监的人向场子递交申请,并交上手续费和培养费,场子会跟他签一份合同,然后把此人阉掉,阉毕再教他各种宫廷礼仪,最后把他送到皇宫里面做太监。这个过程包含了教育和分配两个环节。
西厂锦衣卫剧照
由于每培养一名太监都能收到一笔钱,场子的利润是相当丰厚的,这就吸引更多的人来经营场子。很快,场子的数量达到饱和,每一家能分到的客户开始减少。紧接着,大家就开始抢市场。许多场子抛弃了游戏规则,每次招收的太监名额都超出政府给的指标,这样做的结果显而易见:培养出来的太监数量远远高出了宫廷所需要的数量。于是,很多人走进了场子,却没能再走进皇宫,刚毕业的太监大批地失业。那些失业的太监生活没有保障,于是便组织起来,演出了一场开头的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