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的特点_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和阔叶林的区别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的特点。
一: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的特点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是亚热带地中海气候的自然带。夏季处于干燥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降水少,天气干热而不闷;冬季处于湿润的西风带控制,降水较多,由于阴雨,云层加厚,从而大气逆辐射增强,大气保温作用增强,使得冬季并不冷。最热月平均气温22—28℃,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年平均降水量200—1000多毫米。分布: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集中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包括葡萄牙、西班牙、法国、意大利、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黑山、阿尔巴尼亚、马其顿、希腊、土耳其、塞浦路斯、叙利亚、黎巴嫩、以色列、埃及、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等国,另外在黑海沿岸的乌克兰克里木半岛、土耳其、保加利亚等国,非洲最南端的南非共和国南部,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州西南部,南澳大利亚州东南部和墨累-达令河中下游地区,南美洲安第斯山脉西坡的智利中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中西部等地区也有分布。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少雨,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硬叶林是一种发育在地中海气候下的植被。为了适应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灼热的阳光,叶子表面覆盖了一层蜡质,因此成为硬叶林。地中海气候分布的最大地区为地中海地区,但地中海沿岸以北和东部的亚欧大陆分布最广。
亚热带只有两种气候:地中海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植被分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分布在地中海沿岸等地,如意大利、法国南部,代表性 植物如橄榄;在与常绿阔叶林相对的大陆西部的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区,分布着常绿硬叶林,常绿硬叶林也是由常绿阔叶植物组成的植被,但具有一些与常绿阔叶林不同的特征,并可以分布于气候条件比常绿阔叶林更加严酷的地区。地中海式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而干旱,因此植物的叶子是常绿的而有一系列对干旱的适应。常绿硬叶林中植物的叶片与阳光成锐角,躲避阳光的灼晒;叶子坚硬而有锯齿,叶片不大或变成尖刺状,叶片表面没有光泽而常有茸毛,常有分泌芳香油的腺体,减少水分蒸发。
二: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和阔叶林的区别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亚热带湿润地区典型的地带性森林植被类型。主要分布在东亚,特别是在中国分布最广,北起秦岭山地,南到北回归线附近及北热带地区的山地,西达云贵高原和 *** 南部山地,东达台湾中部山地;日本的西南部和朝鲜半岛的南端也有小片分布。
基本信息
中文名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主要分布东亚年平均气温15~21℃年降水量1000~2000毫米
目录
简介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
分布地区属于明显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而潮湿,年平均气温15~21℃,年降水量1000~2000毫米。北美南部和南半球亚热带地区的森林是否属于这一类型,还需进行深入的研究。发育于亚热带大陆西岸的地中海型气候区的硬叶常绿林建群植物和群落外貌与常绿阔叶林迥异,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包括欧洲的地中海沿岸、美洲的加利福尼亚、大洋洲的东部和西南部,非洲南部和智利中部也有小片分布。
三: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代表性植物
青藏高原北部地貌(左凌仁摄)
新生代青藏高原的形成和演变对东亚的气候和生物多样性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东亚新生代气候和生物演变的研究,就离不开讨论青藏高原的生长。前人的研究表明东亚夏季风和印度夏季风、以及亚洲冬季风都和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变密切相关。由于青藏高原的隆升是差异化的,不同地块的隆升对气候、植被和植物多样性的影响还有许多未解之谜。
在古近纪,中国分布着一条横贯东西的干旱带,而如今以壳斗科、樟科、木兰科和山茶科为优势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亚洲东部,以江南水乡典型代表:气候比较温和湿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常绿阔叶林为优势植被类型,植物多样性高。这种气候环境及相应的植被和植物多样性是何时形成,如何形成?是否和青藏高原的生长相关?其驱动机制还不明确。
中国南方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黄健摄)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古生态研究组联合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等相关研究人员,基于晚渐新世古地理数据对青藏高原不同地块的隆升进行了古气候数值模拟、将古气候模拟的结果运用到植被和植物多样性模拟中,并与收集、整理大量的植物化石数据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青藏高原北部(羌塘地块和松潘—甘孜地块)隆升情景下,植被和植物多样性模型所得到的结果与化石记录最为吻合。这表明:青藏高原北部从古近纪到新近纪的隆升增强了东亚季风气候系统,驱动了东亚植被从以落叶阔叶林为主的干旱、半干旱植被类型转变为以常绿阔叶林主的湿润、半湿润植被类型,并促进了植物多样性的增加。冬季降雨量的增加是驱动植被和植物多样性变化的最重要因素。青藏高原北部隆升对改变东亚季风及驱动植被及植物多样性起着决定性作用,间接支持青藏高原东北向生长的理论。1月28日,该成果发表在《科学-进展》上。
青藏高原隆升、植被与生物多样性演变示意图
这项研究是首次利用一种新的植物多样性模型(Jedi-DGVM)对地质历史时期的植物多样性进行模拟。这一研究同时也是古生物与数值模拟交叉学科进行研究的一次创新研究。与前人的研究相比较,这一研究首次揭示了青藏高原北部生长是驱动中国东南部植被和植物多样性转变的关键因子。另外,本研究还与前人的一些研究结论不同,之前的大量研究都表明青藏高原隆升会导致东亚冬季风增强,本研究则发现中国东南部的冬季风反而因为青藏高原的生长而减弱,冬季降雨量增加,这也是驱动该地区的植被和植物多样性转变的重要因素。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古生态研究组副研究员李树峰为第一
该成果得到了中英联合项目、科技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中科院先导项目(A类、B类)、国家自然科学面上项目的联合资助。(张晴丹)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26/sciadv.abc7741
四: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分布在什么气候区
亚热带森林植被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南北纬30°—40°大陆东岸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海陆热力差异 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