袈裟为什么也叫百纳衣呢?袈裟为什么也叫百纳衣服
袈裟为什么也叫百纳衣呢?因为它的材质是棉,所以叫百纳衣。这种衣服是用蚕丝织成的,它的颜色是白色的,穿在身上非常的舒服,而且还有一种仙气飘飘的感觉。。这种衣服在古代的时候是非常流行的,因为它的款式比较简单,而且也不需要花费太多的钱,只要买一件就可以了。但是现在已经没有人穿穿了。因为它的设计实在是太难看了,所以很多人都不喜欢穿这种衣服。不过这种衣服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遮住自己的身材缺陷。
一:袈裟为什么也叫百纳衣呢
袈裟一词是梵文Kasdya的译音,也可写作"迦裟",是一种佛教僧尼的法衣,因僧衣避免使用青、黄、赤、白、黑等"正色",而用似黑似青、似兰等不正之色故此得名,又称缁衣。据根据佛教的定制,法衣的种类只有三种,总称为"支伐罗(clvara)"。一种称为"僧伽梨(sanghati)",即大衣。用9-25条布片缝成;另一种称为"郁多罗僧(Uttarisanga)",即上衣,用7条布片缝成;还有一种称为"安陀会(Antaravasa)",即内衣,用5条布片缝成。以上"僧伽梨"、"郁多罗僧"和"安陀会"合称"三衣"。后来更有变化,先不多说。
汉传佛教的袈裟缝有衣钩和衣环,现在南传和藏传的袈裟也没有“钩环”,不过这也是戒律所允许的。
衲衣,也称百衲衣,以前一般指用破布缝制的袈裟,所以,僧人又称衲子、老衲。百衲衣现在则指补丁撂补丁的大褂另外据《十诵律》载,衲衣得名于五衲衣,即(一)有施主衣,(二)无施主衣,(三)往还衣,(四)死人衣,(五)粪扫衣。又说,佛祖初度五比丘时就提倡着五衲衣。
其实袈裟和百衲衣还是有所分别的,不过现在都简化了,直接就说袈裟就是百衲衣。并无大碍。只不过精益求精的话,还是差一点。
百衲衣( 袈裟),因用许多方形小块布片拼缀制成而得名,泛指补丁很多的衣服。
但是,中国又称僧衣为“百衲衣”,因为汉族地区有的僧人为了表示苦修,常拾取别人丢弃的陈旧杂碎的布片,洗涤干净后,加以密缝拼缀而成衣,通称为“衲衣”,也称功德衣、无畏衣等, 缝制这种僧衣有严格的规定,一般都是用若干条长方形布片缝成,并且只准用类似黑色的布片。一般僧人常自称“衲子”或“贫衲”,即由此而来后来,根据这个百衲的意思,凡是用零星材料集成一套完整的东西,都以百衲称之。如百衲本、百衲琴、百衲碑等。
二:袈裟为什么也叫百纳衣? 去回答
有的僧人为了表示“苦修”,破除对穿着的贪求,常拾取别人丢弃的陈旧杂碎的布片,洗涤干净后,加以密缝拼缀而成衣,通称为“衲衣”,也称功德衣、无畏衣等,形似袈裟。百衲衣(袈裟),因用许多方形小块布片拼缀制成而得名,泛指补丁很多的衣服。
古代袈裟的 *** 方式。当时和尚的袈裟可不像唐僧穿那么漂亮,拿出来都闪瞎妖怪的眼睛,还弄出一个劫难。以前僧人 *** 袈裟找别人化缘,但是古代劳动力底下,自己的纺的布只够自己家 *** 衣服,遇到化缘的僧人就把一些布条或者剩下的布给他做成袈裟。
百家是一个泛指,意思是很多家赠的布才 *** 成的衣服,这是一种缘分,也是对赠布条的家庭的种福天。古代用这种方式得袈裟的僧人是正真修行的人,这个僧人不眷念权贵和名利,为了苦修穿百家赠的布料缝成的百衲衣,成就的功德会回响给那些家庭。
三:袈裟为什么也叫百纳衣服
(电视剧中唐僧的锦襕袈裟)
《西游记》第十二回中观音菩萨化身的僧人向唐太宗夸赞自己持有的袈裟的时候说道:
这袈裟,龙披一缕,免大鹏蚕噬之灾;鹤挂一丝,得超凡入圣之妙。但坐处,有万神朝礼;凡举动,有七佛随身。这袈裟是冰蚕造练抽丝,巧匠翻腾为线。仙娥织就,神女机成。……四角上有夜明珠,攒顶间一颗祖母绿。虽无全照原本体,也有生光八宝攒。这袈裟,闲时折迭,遇圣才穿。闲时折迭,千层包裹透虹霓。遇圣才穿,惊动诸天神鬼怕。上边有如意珠、摩尼珠、辟尘珠、定风珠。又有那红玛瑙、紫珊瑚、夜明珠、舍利子。……沿边两道销金锁,叩领连环白玉琮。
前回书说道:
菩萨道:“弟子此去东土,有甚言语吩咐?”如来道:“这一去,要踏看路道,不许在霄汉中行,须是要半云半雾:目过山水,谨记程途远近之数,叮咛那取经人。但恐善信难行,我与你五件宝贝。”即命阿难、迦叶,取出锦襕袈裟一领,九环锡杖一根,对菩萨言曰:“这袈裟、锡杖,可与那取经人亲用。若肯坚心来此,穿我的袈裟,免堕轮回;持我的锡杖,不遭毒害。”这菩萨皈依拜领。
从原始佛教的逻辑原点出发,僧衣是苦行的象征,袈裟是梵语和巴利语的音译,意译作坏色、不正色、染色,正是以其色不正而称名,理想的袈裟就是俗称的百衲衣,是用捡来的破衣碎布拼凑缝制而成,清楚地表达了僧人摈弃世俗一般人推崇的华衣美服的立场,但是虽则袈裟象征着贫穷,不过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早已经并非贫穷的产物,事实上,从历史记录和实物遗存可知,许多袈裟是用上好的材质 *** 而成。
《西游记》虽然成书于明代,本身也是小说,所描绘的唐僧及周边与历史上真实的唐僧玄奘大师的情形差异极大,但关于锦襕袈裟的描写,竟然涉及到了佛教史上一个很有争议性的热门话题。
锦襕袈裟的“锦”指的是精致的丝织品,襕指的是上下衣相连,而在观音菩萨的描述中,更直接出现了“冰蚕造练抽丝”的表述,抽丝工艺在中土大唐需要杀死蚕虫以从茧中取丝,所以是必须杀生的,这就引来了一些僧人的反对。
比如,道宣律师对袈裟的材质非常
(释道宣(596一667),唐代律僧,中国戒律思想史上的重要思想家。又称南山律师、南山大师,世称律祖)
综合他的观点,针对唐代僧人穿着丝织品已经是常见的现象,他指出:
是以震旦承教全具不伦,断肉之制久行,禁丝之仪莫用。
在他晚年撰写的《律相感通传》中,他说自己与佛教诸天交谈,诸天都对他对丝织品的责备感到欢喜。
(义净(635~713),唐代译经僧。是继玄奘之后的又一位往天竺取经的高僧)
义净在道宣去世的时候大约只有30岁出头,他是一个反对道宣对丝织品的摈弃的僧人。
义净认为:在很多情况下,丝绸都比其他织物更加容易获得,并且僧人在接受供养布施的时候也不应该过分挑剔,他认为:
凡论絁绢,乃是圣开,何事强遮。徒为节目,断之以意。欲省招繁。五天四部并皆着用。讵可弃易求之绢絁。觅难得之细布。妨道之极。其在斯乎。非制强制。即其类也。——《南海寄归内法传》
另一方面,义净追问:
若尔者,着衣啖食,缘多损生。蝼蚓曾不寄心,蛹蚕一何见念。若其总护者,遂使存身靡托投命何因,以理推征此不然也。而有不啖酥酪,不履皮鞋,不着丝绵。同斯类矣。
义净法师的意思是指如果用穷尽的方式追溯,包括棉布的 *** 纺织、棉花的耕种等等都会带来杀生,如果对于戒律进行过分严苛的解读,则伊于胡底。
同时义净法师观点的背景是:
首先,在唐代,上好的棉织物和丝织品的价格是差不多的,而且丝绸在某种意义上更易得。
其次,当时印度的抽丝方式是等蚕蛹自己咬破蚕茧后才收集丝线,所以不存在杀生。
当然,后者的原因并不是主要的,义净法师认为在中土也不妨穿着丝织品。
回顾道宣律师和义净法师在这一方面的观点碰撞,我们会发现义净的观点支持者更多,道宣律师晚年之所以要借与佛教诸天的对话强调这一观点,在另外一个侧面反映在现实中赞同他的观点的人不多。
一方面时移世易,一方面这是佛教内部戒律的争议,在《西游记》创作的年代,上品袈裟是用丝织品 *** ,已经成为吴承恩这样的圈外人的共识,不经意间就出现在自己的笔下,而“上边有如意珠、摩尼珠、……又有那红玛瑙、紫珊瑚、……沿边两道销金锁,叩领连环白玉琮”等袈裟上配饰的描写,其实也是道宣律师深恶痛绝的情况,这是另一个话题,在此就不赘述了。
(袈裟在东南亚各国的传承)
在中国,袈裟作为苦行的象征符号的意义越来越淡,相反 ,在更多的时候,它成为尊贵地位、威望和影响力的表征和标志。
《西游记》中对锦襕袈裟“闲时折迭”、“遇圣才穿”的定义更说明其主要是仪式典礼上的礼服。
(贪恋唐僧袈裟而丧命的金池长老)
忽然想起一句题外话,《西游记》中那位起了歹心害人想谋夺袈裟的老和尚最后羞恼愧悔,一头碰死,他对袈裟喜好的那种为艺术而艺术的热忱,比起史上一些为了获得朝廷颁赠的紫衣袈裟无所不为的所谓“名僧”,其实逼格高到不知道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