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考601分女生遇害:我看到人性的恶……
近日,全网都在为一个18岁女孩悲愤。她叫冯某月。是今年100多万河南高考考生中的一员。刚刚放榜的高考成绩中,她考了601分,不是最优,但在百万大军过独木桥的高考大省河南,这分数实属来之不易。7月1日下午,她在填报志愿后,遭到杀害。凶手不是别人,而是她同村同族同姓的伯伯——51岁光棍汉的冯某民。这背后,有着怎样的隐情?
她的哥哥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怀着悲痛欲绝的心情,写下这样一封求助信:不敢相信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妹妹刚参加完今年高考,昨日在家中填报高考志愿,父母出门办事。不幸随之而来,恶霸闯入家中,将少女拖入废弃洞口杀害后逃回自家,作案手段极其残忍,多狠的心啊,对一个手无缚弟之力的少女下如此杀手,本人及家人与作案者无冤无仇,竟下此狠手。花季般的年龄,梦想还都没有实现,未来还未开启,就这样逝去。父母已经伤心欲绝,寻死觅活的。
哥哥的求助,让网友看得心疼不已。
遇害女孩小月的母亲和亲属讲述了事情发生的原委。
高考考了601分的小月,打消就非常懂事,理解父母的辛苦,发奋苦读。在她遇害前,已填报好高考志愿,是河南省最好的大学——郑州大学。
事发当天,母亲留她一人在家中,因为要去照顾生病的外公。
杀害小月的人是同村同族同姓的亲戚,论辈分小月要喊他伯伯。
案发时,他以“让小月帮忙打扫卫生”为由,小月被骗走后惨遭du手,他杀害了小月并抛尸废弃窑洞中,嫌疑人行凶手段极其残忍,令人发指!
母亲归来四处寻找小月未果,同村一孩子说,曾见小月拿着扫帚,和拿着铁锨的同村人冯某民一起走在村口小路上。母亲找到小月时,发现她头上有个大窟窿,身上盖着塑料布,已经死亡。
白色蓝底的警方通报,还有当地村委的采访报道,不仅证实了这桩惨案确有发生,而且从侧面给恶魔模拟了画像:51岁的杀人凶手冯某民,是个身患残疾的单身汉,和80多岁的老母亲、20多岁的侄子同住在村中一偏僻角落里,家境条件极差。
据小月的亲戚严女士说:冯某民之所以杀害考了高分的同族亲戚小月,是因为小月的争气,还有越来越好的小月家,都让他在比较中心理失衡,产生妒忌。
有人说犯罪嫌疑人身患残疾、家庭困难、上有80老母,与他共情,为他开脱。残疾是弱,但杀人是坏更是错!
无论什么身世什么家境,都不能成为随意剥生命的借口,更难以抵消故意杀人的恶,更挽回不了一条鲜活的生命!
所以,别再强调残疾,别再说他可怜,杀人偿命,死不足惜,就算一命抵一命他也不配!
别与残忍共情!高考601分却被杀害,18岁、601分哪一个不是闪光的未来。
其实,嫉妒本身是存在进化价值的。对资源进行抢夺是人类社会中不可避免的事情,不管是我们祖先对于食物和居住地的争夺,还是现在的我们对于工作职位的竞争,说到底都是与竞争者在抢夺资源。
我们最容易对与自己相似的人产生嫉妒心理,正因为他们与我们相似,所以他们的成就更容易刺激到我们的自尊心和自我价值感。
犯罪嫌疑人之所以杀害小月,也是因为对同是家境悲惨的小月家产生了嫉妒心,对方地位的突然提高使他感到嫉妒。他见不得同样身在泥沼中的同伴挣脱出来,这是一种病态心理,我们要想消除嫉妒焦虑等心理,就要把坐标调整到“我好你也好”上,这样许多问题迎刃而解,内心会变得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