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到底是什么
生产力到底是什么,其实从字面来说就是生产力的能力。有能力生产但不一定要生产。我们老说大而不强,其实其问题就在于我们把注意力放在量上而不是质上,其实欧美国家都有产能问题,但他们也没有把主要经历放在解决产能上,更多的时候是能生产多少就生产多少。那么,按照国人理解他们放弃产能不就放弃量产的机会,把利润拱手让人?但实际上,这里面有一个扩大产能的收益与更新换代成本之间的平衡。生产线越多,更新换代的成本就越大。只有用一套技术几十年不变的,才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而我国诸多企业,绝大多数时候真的是一套技术吃十几年。我们有一种复制成功案例的思想,觉得复制一次就是一倍收益,十次就是十倍收益。所以只要一种模式成功了,接下来主要精力就是融资,扩大生产。当所有企业都这么想的时候,产能过剩就是必然的问题。实际上,这种过剩的产能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浪费,就像钢铁、水泥还有共享单车。那么,你想想,有这个闲钱多发点工资,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去接受更好的教育,促进研发创新比什么不好。为什么我们几十年如一日的在工作岗位上贡献,却浪费在过剩上?那么,我们需要看到我们对生产力的理解是有误的,生产的能力更多的体现在生产的效率,首先是能生产,其次是快速的生产。这才是马克思眼中的生产力,否则如何实现按需分配?按需分配就不是我先生产好了,存那,然后你来拿,而是你有需求,我立马就能生产出来。举个栗子来说,日本虽然没有原子弹,但它有一夜造出原子弹的能力,这就是生产力。
效率在中国的企业中始终是被曲解和美化的。我们都知道,经济学中的效率是单位时间的产量,而这个单位时间指的是小时、分钟,而不是天。中国很多企业说自己效率高,实际上是以天为单位来说的,但一天有24小时,别人一天就工作8小时,你工作16小时然后说比别人干的活多效率高?实际上这是一种自欺欺人,一旦形成了这种风气,老板一说快点把活儿干完就一定变成加班加点的代名词,进而演变成996,但本质上还是体力劳动。因为不是靠改进技术而是靠增加时间,这不能称作是提高效率,更不能称作生产力的提高。这种理念的弊端就是,一天最多就是24小时,靠时间拼效率就永远不可能突破24小时瓶颈。
按劳分配就是一种极大的认知误区,虽然劳动光荣,但绝不是劳动的时间越多越好,又苦又累往往是生产力低下的变现。现在工厂全是机器人操作,工人就算翘着二郎腿也比你生产的多。传统的理念和价值观对生产力的提高形成了极大阻碍,并不是社会主义干不过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国家太强调劳动至上,那么人不是机器,他不可能永远告诉运转。而把人当机器的理念,企业十分倾向于招年轻的劳动力,因为精力旺盛,极少生病,肯吃哭能加班,而一旦过了三十岁,就不愿意要了。这说明,企业用的主要还是人的体力劳动而不是脑力劳动,否则不管多大岁数,只要脑子好使有什么不能干的?
所以,如果我们一直自欺欺人,只有自己忍受生产力低下带来的恶果。每每遇到突发事件,就能看到我们的生产力是绝对不行的,还是没有效率,必须靠工人加班加点赶工。如果真的有智能流水线,在这种非常时期也根本不会影响生产,有人没人都一样生产。那么我们的经济就会坚挺。
而我们一直秉持的一种思想就是能用人做的就不用机器做,因为人多机器少。但这种风气下,我们永远只能做大而不能做强。所以,我们经济体量的大是靠人多撑起来的,不是技术和效率,所以永远无法引领世界发展。
能用机器做就不用人做,生产力才能良性发展。那么,有人说,这样人不就过剩了吗?人不劳动就没有收入来源就得饿死了吗?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面对的问题,生产力提高后,社会制度、经济制度必然要发生变革。这也是马克思早就看到的发展方向。未来社会必将走向集约化、社会化,控制人口,人的寿命延长,也不需要为了增加劳动力而生育,社会互助而不只靠子女,基本生活有国家保障,大量劳动力会退出农业和工业。而第三产业会变成多数人主要从事的产业,在人与人的经济中,价格开始不那么重要,货币开始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