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安湖上演武术盛宴“功守道”擂台赛
这是一场展现力量与美感的实力角逐,这是一场承接奥运的传统武术赛事。七夕过后,骤雨初歇,平静的潘安湖水再起波澜。8月8日上午,由马云和李连杰共同发起的“功守道”选拔赛城市大会在徐州潘安湖湿地公园打响,22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功守道”高手参加对决。阿里体育副总裁、功守道CEO李峰、功守道总教练王占海亲临赛场,上千名观众观看了这场武术盛宴。与此同时,全国首家“功守道”裁判员、教练员培训基地正式落户徐州。在全民健身日当天,也用这种别具一格的擂台赛诠释中华武术的精彩,为功守道成为奥运项目的梦想贡献智慧。
功守道6米圆形擂台成亮点
8月8日,雨后初霁,阳光蒸干了露水,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化身古风浓郁的功守道比武场。
此次“功守道”选拔赛城市大会徐州站定点潘安湖,恰与2018年在杭州举办的“逐梦西湖”擂台赛相照应。而今,中华武术从徐州再次出发,走向奥运、走向世界。
上午9时许,景区人头攒动。正门内,一个圆形擂台吸引了观众的注意,擂台高2.5米,直径6米。不同于以往的擂台,这个圆形擂台通过30°斜坡与地面相连。“这是功守道专用擂台, 圆是太极的基本元素。”国家级裁判员王云飞介绍,去年9月16日,在西湖上演的功守道擂台赛,特意在西湖水面上,设置了这个圆形擂台,比赛双方手脚均可使用,推手、摔跤动作最多,甚至有时两人都会滑入西湖水中。
作为功守道总教练,太极拳世界冠军、陈氏太极传人、太极禅技术总监王占海也亲临赛场,他指出:“任何一个武术比赛要有差异化,没有差异化就没法推向奥运,所以我们将功守道设计成圆形擂台。”
刚柔并济传承中华武术精神
“功守道是咱们中华民族自己的赛事,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希望这个平台,能给一些有梦想的年轻人提供机遇,助他们实现武术梦想。”王占海在赛前寄语选手。
9点50分,比赛正式开始。选手之间,选手与裁判、与观众作拱手礼。
比赛异常激烈,刚柔并济的动作中无不体现着中国武术的力量与技巧。双方你来我往、见招拆招、难解难分,不断有人被打下擂台,甚至出现双方同时下擂的情景。
出拳、弹腿、抱摔……在男子65公斤级决赛中,来自徐州的22岁小选手吴迪,以他快、准、狠的优势频频得分,一番攻防转换后,拿下65公斤级前四名。
来自王家太极散手队的李想,刚开局就运用灵活多点的打法,移动、进攻、对于距离的控制非常好,中、下角度的多变进攻,让对手难以找到合适的反击点,很轻松拿下了该场比赛的胜利。
经过两个小时的激烈角逐,最终决出60、65公斤两个级别的前四名,他们获得了9月17日在河南陈家沟举办的功守道总决赛入场卷。
“功守道”全国首家裁判员、教练员、运动员培训基地落户徐州
“今天运动员的精神、风格都非常好。”比赛结束后,王占海表示,功守道是我们传统武术的一个新型赛事,我们的目标是要把它推向奥运会,所以功守道三个字顾名思义:用功夫来守住我们的家园。
他同时指出,功守道赛事规则还在不断完善中。“今天我们在徐州看到的,是功守道城市功夫大会,以中国的传统武术踢打摔为宗旨,未来我们还会有奥运会版本。”
徐州历史悠久,武术文化积淀深厚。此次赛事在徐举办,得到了阿里体育副总裁、功守道CEO李峰的肯定:
“我觉得徐州不愧是中国的武术之乡,无论是运动员、裁判员,包括观众在内,都非常热情,尤其让我感动的是,几个小朋友在比赛打的时候手舞足蹈,这是我们想真正看到的。”
李峰说,中国的武术传承,不光是老一辈在努力,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的孩子、学生参与其中,我觉得在徐州文化氛围这么好的一个城市,在一个非常美丽的潘安湖畔,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武术功夫发扬光大,让年轻人参与,是我们最想要看到的。
回到竞技本身,李峰表示,选手表现非常好,结合了现在的体育运动,也有传统武术如后腿蹬等一些技法。
而此次“功守道”选拔赛城市大会的在徐举办,与本次活动的主办者、功守道全国裁判员、教练员培训基地总执行人陈前密不可分。
作为王占海的徒弟,多年来,陈前与师傅一起,推广太极。2017年,马云、李连杰将中国传统武术太极拳,与现代体育竞技相结合,创办了“功守道”项目,在吸收传统推手比赛规则的基础上,力求突破和创新,使之更适合年轻人参与,力争成为一项全球参与的体育赛事,并向奥运冲击。在2018年的“逐梦西湖”功守道擂台赛上,陈前曾任全国裁判员。
今年6月26日,陈前正式拿下“功守道”全国裁判员、教练员培训基地授权许可,在阿里体育总部,与上海功守道体育发展有限公司签约。“功守道”全国首家裁判员、教练员培训基地正式落户徐州,同时在徐州地区使用“功守道”品牌及其他代理事宜。
“我是一名运动员出身,所以我深知,中华民族传统武术能够进奥运的一份激情,所以我在两个月前,和功守道签下了全国裁判员、教练员、运动员培训基地协议,使之落户徐州。”陈前的话质朴而诚恳,他表示,接下来,会把功守道教练员、裁判员培训做好,使徐州成为“功守道”走向奥运的“黄埔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