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看过刘伯温献献上的画后,开始大杀官员,是为何?
朱元璋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明太祖朱元璋杀了一些功臣,这是事实。说朱元璋杀光了全部开国公侯,这是抹黑。朱元璋杀功臣的原因,也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其一,朱元璋出身卑微,猜忌心重,生怕自己百年之后功臣宿将造反,他杀功臣是替子孙削掉棘杖上的刺;其二,当年的屠龙勇士自己变成了恶龙,那些开国功臣浴血奋战推翻了元朝,自己却变得比蒙元贵族更凶恶,欺男霸女贪赃枉法,已经到了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程度。
但是在民间,还流传着一种说法,而且这种说法是可以跟正史相互印证的。这种说法就是刘伯温献给朱元璋一幅画,上面画了一个人,朱元璋看了之后开始大规模杀官。这幅画只画了一个人,这个人戴了很多小帽子,但是头发蓬乱,怎么看怎么怪异。
朱元璋虽然没上过学,但是却很有文化,诗文写得也不错,所以他一眼看出了刘伯温在这幅画里蕴含的四个字,于是皇帝朱元璋下旨,御史中丞刘基刘伯温操刀,很多功臣宿将就倒了霉。第一个被刘伯温拿来祭刀的,是中书省都事李彬。
这个李彬不是朱棣手下傅友德的部下,更没有追随朱棣参加靖难之役。此李彬非彼李彬,这个倒霉的李彬被杀的罪名是贪污。
我们纵观史册,因贪污而被斩立决的官员,除了明太祖时期几乎没有,连斩监候绞监候都没有,所谓终身监禁也就是说说而已,没过几年都能放出去。
但是朱元璋和刘基才不管那一套,贪官是见一个杀一个,杀了之后还要剥皮实草立在衙门口,对继任者进行警示教育。
刘伯温既不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官居丞相,也不像某些人说的那样不受朱元璋待见,在《明史·列传第十六·刘基》中明确记载了朱元璋对刘基的器重:“帝手诏叙基勋伐,召赴京,赐赉甚厚,追赠基祖、父皆永嘉郡公。累欲进基爵,基固辞不受。”“帝察其至诚,任以心膂。每召基,辄屏人密语移时。帝每恭己以听,常呼为老先生而不名,曰:‘吾子房也。’”
从这两段记载中,我们就能看出,朱元璋跟刘基的关系不一般,要论受器重程度,刘基还在李善长胡惟庸之上,所以当朱元璋准备拿掉李善长的时候,也是跟刘基密商继任人选——这样的密谈一共进行了两次,第一次刘基建议别动李善长,朱元璋听了;第二次刘基建议朱元璋慢慢物色人选,不能用杨宪汪广洋胡惟庸,朱元璋没听。
朱元璋之所以没听刘基的建议,其实也是有点赌气:我让你干,你不干,那就找几个你认为不行的人来干。
结果这三个丞相先后都丢了脑袋,证明刘基是有先见之明的。
朱元璋敬重刘基,除了刘基跟张良一样不注重名利爵位封邑之外,还因为他们在治国理念上十分合拍,都主张治乱世用重典。
朱元璋公开表示:“朕观元朝之失天下,失在太宽。昔秦失于暴,汉兴济之以宽,以宽济猛,是为得之。今元朝失之于宽,故朕济之以猛,宽猛相济,惟务适宜尔。”“元以宽失天下,朕救之以猛,小人但喜宽。”
读者诸君请注意,元朝之宽,并不是对百姓的宽仁,而是对贵族的宽纵:贵族杀平民,只需交罚款,如果杀的是自己治下之人,连罚款都不用交。元朝之宽,只是对极少数人的宽,绝大多数人还是活得暗无天日。
刘基的想法跟朱元璋完全一致,这位原元朝江浙儒副提举兼任行省考试官、江浙省元帅府都事对元朝的弊政深有感触,所以他在御史中丞位置上,杀出了自己的威风:“基谓宋、元宽纵失天下,今宜肃纪纲。令御史纠劾无所避,宿卫宦侍有过者,皆启皇太子置之法,人惮其严。”
通过上述史料,我们能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刘基是赞成朱元璋对功臣宿将挥动屠刀的——那些人确实有点闹腾得不像话,要是皇帝不动手开刀,老百姓就该揭竿而起了。
所以我们说民间传说中刘基作画劝说朱元璋裁撤或斩杀一些官员,是可以得到史料验证的。至于刘伯温献给朱元璋那幅画的意思,绝大多数读者都看出了其中含义:官(冠)多法(发)乱。
朱元璋认识到官多是法乱的主因,但是已经封官加禄,又不能平白无故收回,这就难办了。
但是办法总是人想出来的,而且历朝历代的官员,干净的少不干净的多,清朝大贪官和珅曾经在电视剧里有一句戏言:把全部官员拉出来站成一排,拿刀挨个砍头,或许有那么一两个冤枉的,但要是隔一个砍一个,肯定有很多落网的!
有人说朱元璋屠戮功臣成千上万,但我们细看史料,真正没有公布罪状而杀掉的,其实也就那么三两个,其余的都有该杀之理。
当然,时代不同了,官多是不是法乱的根源,还有待读者诸君参详评论。咱们今天就事论事,只是来讨论这样三个问题:民间传说与正史相互印证,刘伯温有没有可能向朱元璋献上“官多发乱图”?刘伯温此举,是功德无量还是罪孽深重? 那些为非作歹的功臣勋贵,到底该不该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