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都淡雅多少钱一箱(淡雅一号多少钱一箱)
徽都淡雅多少钱一箱,我们这里一箱要50元左右,这样算下来,一箱就要100元了。”市民王女士说,她平时喜欢吃海鲜,所以特别喜欢吃螃蟹,每次买螃蟹都是是几十元一斤,但是最近她发现,自己买的螃蟹价格越来越贵了,有时候甚至比肉还贵。“以前一只螃蟹才十几元,现在已经涨到了二十多元,一个月吃一次都不够。
安,意为安宁;如果把“徽”字拆开,就是“山、水、人、文”。这意味着安徽不但有青山(黄山、九华山)绿水(淮河、长江、新安江)所勾勒出的美景,更滋养出厚重的历史、绚烂的文化、睿智且敢为人先的人民。
黄山(中国画) 刘海粟
“安”“徽”两个字金风玉露一相逢,立刻在中国的版图上呈现出一方安静大美的沃土,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安徽素有“人文渊薮”之誉,在中华文化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的推移中,安徽恰好成为承担这一南北转移的通道,让中华文化在广袤的江淮大地上投下了浓重的影子。在作为民族文化传承载体的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安徽身影”一直占据着耀眼的地位。
从古至今,安徽诞生了老子、庄子、淮南子,并以其思想成就道家文化的源头,也哺育出皋陶、管仲、曹操、华佗、嵇康、包拯、吴敬梓、陈独秀、胡适、陶行知、朱光潜……这些璀璨的星子,照亮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天空,也在中小学教材中熠熠生辉,泽被后世。
安徽的山水之美、人文之胜,更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来此流连忘返,并留下千古吟唱。陶渊明、谢朓、李白、白居易、苏轼、欧阳修、辛弃疾、陆游、徐霞客……他们留下的足迹和饱含深情的诗文,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宝库,也屡屡出现在中国所有弦歌不辍的课本上——人类文化有多绵长,他们的春风化雨就有多久远。
翻开课本,就是开始一段中国文化之旅,你看到的是安徽,读出的却是中国。
“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毛泽东《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本里的安徽,是一首摧枯拉朽的嘹亮军歌。
百万雄师下江南(油画) 董希文
“家国事重,何论意气”(司马光《淝水之战》,苏教版高中一年级语文);“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司马迁《管仲列传》,苏教版高中二年级语文选修)——课本里的安徽,是充满责任与担当的家国情怀。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司马迁《陈涉世家》,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本里的安徽,是一声响彻云霄的呐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猎猎大旗在宿州的大泽乡举起。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教科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本里的安徽,是亳州籍诗人李绅对民生之苦的深切关怀。
打开课本,每一篇经典文章后面,瑰丽山河中流淌着郁郁文气,传诵千古的诗文中氤氲着山水清气。踏上江淮大地,每一步,都领略到安徽人文的卓越神韵。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本里的安徽,是飘荡在泾县桃花和碧水间的友情,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本里的安徽,是一幅淡雅恬淡的水墨山水。李白一生十余次来到安徽,并在62岁终老于此,不羁的诗魂与大江边的青山相伴,宣城敬亭山也因诗仙的名句从此成为“诗山”。
孔雀东南飞(彩绘连环画) 萧玉田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孔雀东南飞》,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课本里的安徽,是一首痴情和忠贞的恋歌,从安庆传诵至世界。
《望天门山》(课文内页) 资料图片
课本里的安徽,水草丰美山岳巍峙。“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黄山奇石》,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环滁皆山也。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欧阳修《醉翁亭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大美山水,大美安徽,大美中国。
《黄山奇石》(课文内页) 资料图片
课本里的安徽,是“燃灯者”的智慧和哲思。“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陋室铭》,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蒙城庄子晓梦迷蝶,含山褒禅别有洞天,和县陋室何陋之有?
课本里的安徽,是色正芒寒的清廉。“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脱脱《包拯传》,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修自律之身,养清廉之气,方能扬廉洁之风。
有黄山之奇、九华之幽,长江之汹涌、淮河之吟唱,醉翁亭下思古、杏花村里徜徉,明中都城墙徘徊、老子故里沉吟……安徽的每一寸土地都呈现出一份惊喜。
滁州琅琊山醉翁亭。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在中国历史的每一个时期、每一个行业和领域,从来都有安徽人矫健的身影。这是安徽文化自信的底色,更是安徽从文化大省迈向文化强省的底气。
内容来源:《光明日报》( 2018年09月09日 10版)
本期编辑:邢妍妍 杨雪丹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