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歌(中华传统文化)

2023-07-11 15:23 来源:策古网 点击:

二十四节气歌(中华传统文化)

二十四节气歌(中华传统文化)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被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被联合国教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十四节气是自然规律的反映,反映季节变化,又融入了节令文化,如清明节、冬至节。农村人靠节气指导农事活动,城里人要根据节气交替调整衣食住行,都得熟记二十四节气名称48个字。

初学者按顺序一一记住这些名称并不容易,就算记住了,过段时间可能又混了。二十四节气歌谣,就是用来帮助人们记节气。

(一)二十四节气歌谣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选自《宜昌市歌谣集》)

二十四节气歌,在我国流传有多种版本,这个宜昌版本是通行版,与《新华字典》(第12版)附录中的内容一样。

二十四节气歌,在大城市也有影响。唱红了城市民谣《汉阳门花园》的武汉著名音乐人冯翔,还创作了一首《二十四节气歌·夏秋谣》,里面一句“伢呃,回来吃饭呐”,唤起了老武汉人温馨的记忆,浓浓的乡愁。

《二十四节气歌·夏秋谣》歌词——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集家嘴的岸上,都是玩水的伢,

蛇山的树高头,粘知丫。

等到日落龟山后,满街都在喊伢:

伢呃,回来吃饭呐!

一过中秋,菊花黄;

一阵秋风,一阵凉

等到桂花香满城,黄叶飘下来,

伢呃,你们快回来。

(二)高度概括便记忆

二十四节气歌谣的主体是前四句: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4句话,囊括了二十四节气名称。歌谣每句第一字与第四个字相同,方便记忆。

有个成语“四时八节”,四时即春、夏、秋、冬四季,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在二十四节气中,这八个节气更鲜明地体现了季节概念,把季节分得很清晰。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立是“开始”之意,表示进入新季节。立春,表示从冬季进入了春季。

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夏至这天,白天最长,黑夜最短;

冬至这天,白天最短,黑夜最长。

回到歌谣,解释下四句词。

第一句“春雨惊春清谷天”,包括了春季的6个节气:

立春2月3-5日、雨水2月18-20日,

惊蛰3月5-7日、春分3月20-21日,

清明4月4-6日、谷雨4月19-21日;

第二句“夏满芒夏暑相连”,包括了夏季的6个节气:

立夏5月5-7日、小满5月20-22日,

芒种6月5-7日、夏至6月21-22日,

小暑7月6-8日、大暑7月22-24日;

第三句“秋处露秋寒霜降”,包括了秋季的6个节气:

立秋8月7-9日、处暑8月22-24日,

白露9月7-9日、秋分9月22-24日,

寒露10月7-9日、霜降10月23-24日;

第四句“冬雪雪冬小大寒”,包括了冬季的6个节气:

立冬11月7-8日、小雪11月22-23日,

大雪12月6-8日、冬至12月21-23日,

小寒1月5-7日、大寒1月20-21日。

(三)特殊的“阳历”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中国古人把一年分为四季(四时),春夏秋冬,每季分为三个月,一年就有十二个月,而每个月又有二个节气,全年有二十四个节气。

地球环绕太阳所经过的轨迹称为“黄道”。黄经就是黄道上的经度坐标。

二十四节气,本质上反映的是地球在宇宙空间中的运行规律。古人将太阳光线直射赤道、全球昼夜正好平分的时刻,作为二十四节气的起点,命名为“春分”,这一刻,从地球上看,太阳正好处于黄经0度的位置。古人据此,将太阳黄经完成一个周期的360度等分为24份,也就是每隔15度确定一个节气,于是就形成了24节气的概念。

古人确定节气时间,靠观察“斗转星移”,即观察天上北斗七星“斗柄”指向变化。

二十四节气反映的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一个周期,即一个回归年(太阳年)。

我国古代最早使用的历法是干支历。历史概念“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就是沿用干支纪年说法。

二十四节气是和干支历结合在一起的,干支纪年以每年以立春这天进入下一年,所以干支历是阳历,二十四节气是一种特殊的“阳历”。

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

我们现在使用的“公元年”,即公历纪年法,是一种源自于西方社会的纪年方法,原称基督纪元,以耶稣诞生之年作为纪年的开始。

辛亥革命爆发后次年(1912年),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采用公历作为国历。

公历与中国古代干支历一样,都是阳历。

公历与干支历,均是把一年分为12个月份。而农历的一年,有时是12个月,有时是13个月(闰月)。

我国的农历(夏历),民间称阴历,其实不准确,农历是阴阳合历。

当然,农历的主体是阴历,它的平均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这一点与阴历原则相同。朔望月是月相盈亏的平均周期。每月初一为朔日,十五为望日。阴历反映月相盈亏,从而帮助人们准确掌握海洋潮汐规律(沿海渔民需要)。

但农历又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为一个太阳年,并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变化特征,所以农历又有阳历的成分。

(四)为何“相差一两天”?

歌谣后4句: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这段意即:每个月两个节气,公历日期每年大致相同,上半年在6日、21日前后,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最多相差一两天。如立春在每年2月3-5日,立秋在每年8月7-9日。2022年立春时间是公历2022年2月4日4点50分36秒,立秋时间是8月7日20点28分57秒。

前面说了,二十四节气是一种特殊阳历,节气时间与同为阳历的公历对应,与农历不对应。但二十四节气与公历的时间对应,是基本对应,有一两天的偏差。这个偏差形成原因,来自“太阳年”与公历年时间长度不等同。

太阳年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二十四节气严格按太阳年时间等分。

但公历年是在太阳年基础上取整,一年(平年)365天,每年要多出5小时48分46秒,又通过四年一个闰年来调整,闰年补一天,为366天。这种闰年调整,让24节气难以固定在公历某一天。虽不固定,但每年相差也不大。

另外,每个节气之间的时间间隔,是15天左右,也不完全等同。这是因为,地球公转的轨迹不是标准圆,而是椭圆,公转的速度也不是匀速,二十四节气按黄经15度等分,但同样的15度,中间间隔的时间是不一样的。两个节气的间隔,虽然基本上是15天,但也有14天、16天的情况出现。

(五)春节本是“立春节”

干支历起始月份(一月)称寅月(建寅之月),又叫正月。起始日期(元旦),是立春这天。干支历的元旦是二十四节气的“立春”这天。

农历的起始月份与干支历一样,以春一月为正月,相当于干支历寅月。

前面讲了,农历是把地球上看不到月亮的朔日,定为每月的第一天(初一),把月亮最圆的望日定为每月十五或十六。(藏历是反过来的,把月亮最圆的这天,定为初一。)

农历虽然把首月定为正月,但农历元旦不在立春这天,不过相差不太远。农历正月初一距立春,或在前,或在后,但最长不会超过14天。

公历元旦,是怎样确定的呢?是凯撒定的。凯撒时期,制订了儒略历,以冬至确定为一年的开始,从当年冬至后的第一个朔日定为第一个元旦,并流传至今。冬至对应现在的公历,是12月20-23日,接近元旦。

而公历是对儒略历加以改革而制成的一种历法,以耶稣诞生之年作为纪年的开始。耶稣生日是12月25日,即圣诞节。

现在说到元旦,大家下意识想到是公历1月1日,说到春节,想到是农历正月初一,其实一百年前不是这样的。

以前,元旦是正月初一,春节是立春这天(干支历元旦)。元,即始,元旦即“初始之日”的意思,指历法中的首月首日。从汉武帝时恢复复历以来,一直以正月初一为元旦。

辛亥革命后,在民国元年决定我国和世界各国一样采用公历,将农历元旦改为为春节,而公历的1月1日成为元旦。

干支历把立春作为一年的开始,立春这天就是春节。恢复夏历后,古人仍然是立春过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多数年份尚未立春,称春节其实并不合理。

二十四节气是科学,它准确反映了天文、气象、物候变化的规律,指导人们合理安排农业生产与衣食住行。二十四节气更是文化,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岁时节令文化、民俗文化,十分丰富。如前面说的春节,其实是“立春”节。古代的夏至节、冬至节,也是十分隆重。后来夏至节与端午节融合。

节气与节日,后来发生了部分分离,如春节、夏至节,但节气文化在现代仍多有传承。如国家法定假日中有个清明节,就是继承了传统的节气文化。冬至节,在一些地方仍然很有影响力。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