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穷的人,越喜欢让子女从事这2种工作,结果越来越穷
人人都想拥有更多的钱,都希望过上更好更富有的生活,但究竟如何才能变得有钱呢?在《富爸爸穷爸爸》一书里,的两位爸爸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
穷爸爸跟他说:“如果你想富有,你就必须学会挣钱。
”富爸爸告诉他:“穷人和中产阶级为钱工作,富人让钱为他工作。
”和穷爸爸的观点一样,很多人都认为一个人只要肯努力、肯吃苦、肯动脑筋钻研,那么他迟早能赚到钱。
但实际上,穷人和富人的最大区别在于思维。
一个人的思维决定了他是否能够赚钱、能否变得有钱。
一个人没有赚钱的能力和思维,即使再努力也无法改变自己贫穷的命运。
而越是穷的人,往往越喜欢用自己固化的思维,去教导自己的子女。
他们热衷于让子女从事高薪的体力劳动,或者稳定的体制内的工作,结果子女并不能因此变得越来越有钱,反而仍然像父辈一样,苦苦挣扎在困顿的生活边缘。
01:稳定,也是一种束缚朋友萌萌在上大学的时候,就表现出了很高的设计天赋,她的审美能力在班里也是首屈一指。
她曾经梦想过以后当一名设计师,进入某个著名的4A广告公司。
但她的父母觉得大城市压力太大,在广告公司工作竞争也太激烈,还不如回老家规规矩矩地考个公务员或者教师。
有了铁饭碗,以后还怕吃不上饭吗?毕业以后,萌萌就回了老家,如父母期盼的那样,成为了一名中学的美术老师。
反观班里那些曾经专业素养还不如她的同学,在设计行业里历经一番风浪,也各自有了不同的成就,有的成了著名的设计师,有的开了自己的公司。
而她,仍旧在原地打转,还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美术老师。
波兰诗人兹别格涅夫·赫伯特曾经说:要想抵达源泉,就必须急流勇进、逆水而上。
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旅程,没有终点,只有不断追求的过程。
选择一份工作,不仅是为了养活自己,也是为了发展自己和超越自己。
稳定,固然可以给人带来安全感。
但世界在不断地发展,现在的稳定也许是以后的动荡不安。
02:适合,才会有所突破青年作家李尚龙曾经在他的《你所谓的稳定,不过是在浪费生命》一书里讲过他的人生经历。
他曾经在一所军校读书,大三那年,他选择了退学,而后又进入了教培行业。
不甘心于此的他,此后又放弃了年薪几十万的工作,加入了创业大军。
一开始,他们创立的在线教育公司并不盈利,他们穷得差点连房租都交不起,但三年以后,这家公司被估值四亿美元。
他在书里写道:人会变,环境会变,生活会变,就连行业和赛道都可能瞬间消散。
你唯一可以相信的,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自己。
他一直如其所言,不求稳定,但求不断进步与突破,于是他的人生之路也越走越宽。
你如果不主动地跳出舒适圈,不断学习,你的舒适圈只会越来越小,处处被生活为难。
村上春树在《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一书里写道:喜欢的事自然可以坚持,不喜欢的事怎么也坚持不了。
对于每个人而言,人生之中总有一些无论如何都非要做不可的事情。
这是一种幸运。
只是这幸运往往被周围的人扼杀。
它常常羽翼未丰,就已经被剪断了翅膀。
在父母无法理解的子女那些不可理解的选择里,也许藏着无法预见的宏图和未来。
别让你的偏见成为子女人生的枷锁;别让你的狭隘成为子女的禁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