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革命文物黄子文烈士墓体悟
来源:三原检察在线
为深刻领悟革命精神,继承和弘扬革命优良传统,今年8月,三原县人民检察院干警到黄子文烈士墓,开展“寻访革命旧址 保护革命文物 传承革命精神”专项活动。
黄子文烈士墓,位于三原县陵前镇甘涝村,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墓前碑文上记录了黄子文烈士的光辉事迹。黄子文(1909年5月11日-1947年6月24日),又名黄成章,陕西三原甘涝池村人。1925年秋中学尚未毕业,便到上海进入中华职业学校学习。1926年由张资平介绍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3月参加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后赴武汉,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1927年7月被党组织从汉口派回陕西,担任中共三原县委委员,在三原从事农运工作。组建武装,开展游击活动。曾任陕西省委候补委员、晋西游击队政委、陕甘游击队第五支队政委、渭北革命委员会主席、陕甘边南区革命委员会主席。1947年5月率起义部队北上,同年6月24日,在陵前小道口与国民党军队激战,头部中弹,25日在耀县烟当村去世,时年39岁。
黄子文烈士照片
黄子文是渭北地区人民群众革命斗争的组织者、领导者,被誉为渭北革命群众的领袖。他组织了渭北第一支革命武装,打响了渭北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是陕西第一块革命根据地——渭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1948年11月10日,中共关中地委书记赵伯平在追悼黄子文等烈士大会上宣布,经中共中央西北局批准,追认黄子文的党籍。建国后,黄子文灵柩由淳化凤凰山移回陵前甘涝池。2001年4月三原县委、三原县人民政府立碑纪念。
关于黄子文的革命事迹有很多,他毁家纾国的故事在三原广泛流传。据当地群众回忆,黄子文出身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但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之后,把为共产主义事业作为自己的理想,并为之奋斗。在到处充斥着白色恐怖的饥荒战乱年代,他始终不畏牺牲,为了革命不惜散尽家财,救济贫苦农民。黄子文在革命初期,因无钱买枪,便叫自己人假扮土匪将他绑起来,哄骗母亲拿钱来赎,后用这笔钱买枪拉起第一支革命武装。
1930 年 2 月 2 日,天还没亮,国民党三原驻军魏凤楼带部队紧急出动,以“组织灾民扰乱社会秩序”为名,逮捕了黄子文和兄长黄子祥。魏凤楼亲自审问,用烧红的烙铁烙黄子文的脊背,黄子文大义凛然,紧咬牙关,只字不吐。中共三原特委负责人唐玉怀、孙平章进行多方营救,广大劳苦群众联名保释,要求释放。黄子文母亲变卖土地,并将多年积蓄的五百银元从地下挖出,几经周折,凑够八百银元、五百套军装送到魏凤楼处,才救出子文和他哥哥。为了革命,黄家最终变卖完了所有的土地,家里的房子和财物叫国民党军队抢烧一光,五孔窑洞也被烧成了黑窟窿。
杰出的无产积极革命家习仲勋说“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黄子文是知识分子和工农结合的楷模,他之所以能成为渭北革命的领袖,是因为他始终维护底层群众的利益,把广大贫苦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他深刻理解饥寒交迫下底层群众的疾苦,带领群众干革命,向统治者发起坚决的斗争,打土豪,分田地,组建农民游击队,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和爱戴。他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无私地奉献了他的一切,他从十七岁入党,十八岁投入革命,直到三十九岁牺牲,二十多年来从未停止战斗,一直为革命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从他身上,我们看到共产党人坚持信仰、不畏牺牲,忠于党、忠于人民的高尚的情操。他就像一团炙热的烈火,点燃自己照亮和温暖他人。
三原县人民检察院作为渭北革命起源地的检察机关,将以开展此次专项活动为契机,缅怀渭北革命先烈,传承渭北革命精神。该院干警将从革命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断增强“四个意识”,提高“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继续秉持为民办实事的初心和使命,筑牢政治忠诚,以强烈的责任担当自觉推进检察事业高质量发展。
检察官寻访黄子文烈士墓并与退役军人事务局同志共同了解该墓保护情况
检察官与退役军人事务局同志共同查看黄子文烈士墓文物保护界碑
文丨李 琳
图丨殷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