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炮22基地在哪_二炮这次改名透露哪些信息
在2015年的最后一天,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正式成立。 新改名的火箭军前身是中国的“第二炮兵部队”,简称“二炮”。过去“二炮”一直没有作为一个独立军种出现,更多的是出于保密性的考量。那么“二炮”这次改名透露哪些信息?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面临严峻的国际环境,在1959年组建第一支地对地导弹部队。1966年7月1日,“二炮”正式成立,当时正是中苏、中美同时交恶之时,中国是夹在美苏两超级大国之间生存,战略形势严峻。这决定战略部队必须保密,以免引起国际关注,因此这支部队没有采用“战略导弹部队”这个称号,而是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为“第二炮兵”。此后49年,“第二炮兵始终由中央军委直接掌握,是中国实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
徐光裕(军事专家):演变到现在,保密的意义已经失去了。而且随着军队现代化的发展,弹道导弹、各种远程、中程、近程导弹的地位、战略地位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也是我们国家非常重要的所谓“核常两用”的一种战略威慑力量。
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核常兼备、射程衔接”的弹道导弹打击体系,特别是在高精度的中程弹道导弹方面,中国可以说在世界上独树一帜。2015年9·3阅兵中出现的东风-26就是典型代表。而在陆基战略导弹层面上,已经亮相的东风-31、东风-5B以及海外众说纷纭的东风-41导弹,都说明中国核导弹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世界顶尖水平。
徐光裕:这种威慑力量大家都知道,但要想启动威慑的作用,非常重要的原理,必须要让对手知道。
不过“二炮”虽然与陆海空三军同为正大军区级,但相比陆海空三军的军种身份,“二炮”的兵种身份还是有所不同的。作为直属中央军委掌控的战略部队,“二炮”除了身穿陆军制服外,实际上和陆军集团军没有关联。
国防部发言人 杨宇军:考虑到第二炮兵实际上担负一个军种的职能任务,这轮改革将第二炮兵更名为火箭军。我们将按照火箭军的职能定位和使命任务,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火箭军。
二炮改名火箭军,由兵种提升为一个军种,成为陆海空后的第四个军种。有观点指出,这是一个飞跃,因为军种一般都包括若干个兵种和专业兵,设有领导指挥机关及院校、科研机构和后勤保障系统。当年作为苏联的战略打击力量,苏联战略火箭军不仅下辖众多陆基核常导弹部队,还拥有战略核潜艇和战略空军部队,真正实现了陆海空三位一体的立体核威慑力量。中国的二炮改名为火箭军,也为火箭军进一步壮大和发展拓宽了空间。
徐光裕:为什么成为一种军种的重要原因,就是它的战略威慑地位非常重要。不用则以,一用决定胜负和存亡的问题,地位非常之高。它具有制止战争的作用,又具有反击制胜的作用,所以一定要把它升为一个军种。
杜文龙(军事专家):长期以来第二炮兵实际上担负的是一个军种的职能任务,这次更名为火箭军可以做到实至名归。
实际上,早在60年前,“中国火箭之父”钱学森就已发出了成立火箭军的呼声。1956年元旦下午三点,刚回到祖国的钱学森给军队高级将领讲课。贺龙、陈毅、叶剑英、聂荣臻元帅也特意赶去听课。据记载,钱学森在讲课时,在黑板上写下“火箭军”三个字。他说,这“火箭军”,也就是导弹部队,是一支不同于现有的陆、海、空三军的新型部队,是一支能够远距离、高准确度命中目标的部队,是现代化战争中极其重要的后起之秀。在课上,钱学森呼吁:“中国人完全有能力,自力更生制造出自己的火箭。我建议中央军委,成立一个新的军种,名字可以叫’火军’,就是装备火箭的部队。”“火箭军”之名由此而来。
目前中美俄法英五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法英两个国家由于国土面积狭小,没有陆基的战略核导弹力量,而只是空军和海军掌握着核武器及其投送平台。而美国虽然拥有大量的陆基战略导弹,但是管理者却是美国空军。只有俄罗斯建立了专门的“战略火箭军”。
另据2013年的中国国防白皮书介绍,二炮由核导弹部队、常规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等组成,拥有导弹基地、训练基地、专业保障部队、院校和科研机构等。中国火箭军作为原来“第二炮兵”的继承者,不但拥有原来的战略导弹部队,而且还有众多先进的战术常规导弹部队。后者明显不担负国家战略威慑的功能,反而是中国高技术局部战争的高精度“杀手锏”武器,甚至担负着首波打击的突击作用。